星级港口及船公司榜单
主办单位
联合主办单位
支持媒体
参评单位展示

温哥华港

  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门吊、可移式吊、集装箱吊、铲车、装卸桥、卸货机、拖船及滚装设施等,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为100吨,可移式吊达250吨,还有直径为250~860mm的输油管供装卸使用。港区仓库容量达170万吨。装卸效率:小麦每小时装2000吨,原油每小时2500吨,圆木每工班装500立方米,谷物每小时装1000吨。本港最大可泊25万载重吨的船舶。温哥华为了吸引集装箱货物,早在1991年7月就开始在码头费方面采取奖励制度,并对集装箱货物的码头使用费实行简化,将原来按价格收费改为按集装箱的长度收费,只简单地将集装箱分为"40ft以上"和"不足40ft"两种情况,对输出货物的集装箱实行低收费,对空箱则不收费,以保持在北美西岸的竞争能力。1994年集装箱吞吐量达49.4万TEU,比 1993年增长13.8%,1992年货物吞吐量为6300万吨,比1991年减少10.5%,其中散货为5340万吨。主要出口货物为小麦、机械、纸浆、铜矿、粮谷、面粉、林木产品、煤、肥料、焦炭、鱼、水果及硫磺等,进口货物主要有盐、茶叶、水泥、钢材、糖、铁及磷酸石等。在节假日中元旦及劳工节为无工作日,其它节假日可提供工班,但要付保险费。

  温哥华港正在兴建一个新的集装箱码头,面积达3.5万平方米。该码头具有一个电脑控制的集装箱运输中心,码头上有铁路及卡车作业,并与横跨大陆桥的铁路系统接轨,通过支线铁路可进入美国。年吞吐能力约50万TEU,这座新码头预计在1995年底可投入营运。我国航运业是温哥华港的主要顾客,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集装箱运量占该港集装箱吞吐量1/10,1992年达4万TEU。在太平洋航线中,中远公司是第一个先挂靠温哥华港再停靠美国西雅图和塔科马港的船公司。

  位于北美西海岸中部的温哥华港,现有27座码头,其中散货码头17座,件杂货码头5座,集装箱码头3座。已经成为加拿大最繁忙的枢纽港,同时还是北美航线上的第三大港口,年货物吞吐量可达7000多万吨。1999年,该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万TEU。大部分码头位于布拉得·英利特湾 BURRARD INLET沿岸,坐落在温哥华的市中区,位置优越,交通便利。3座集装箱专用码头中的VENTERM码头占地76英亩,集装箱堆存能力为9200个重标箱和3000个空标箱,集装箱年通过能力为34万标箱。投入使用只有3年的三角洲(DELTAPORT)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可达60万标箱,目前理箱量以两位数的速度逐年递增。

  据加拿大温哥华港务局最新统计,该港2003年全年集装箱总吞吐量达创记录的近150万个标准箱,较上年增长27%。港务局负责人表示,到2020年,预计温哥华港每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400万个标准箱,创造5万多个新的就业机会。2002年,温哥华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从2001年的114.6万个标准箱上升到创记录的145.8万个标准箱。其中,入港集装箱数量猛增34%,达73.8万多个标准箱;出港集装箱也增长了21个百分点,达72万多个标准箱。

  据分析,入港集装箱量的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加拿大国内持续较强的需求,加上温哥华作为北美地区门户之一的重要地理位置。出港集装箱的大量增加则主要是得益于输往中国、韩国和印尼的木浆增加。从总体来说,该港进港货物总量第一次超过了出港货物总量。

  林产品运输总量实现2%的小幅增长,达730万吨。其中,木材运输量上升3%,达180万吨。尽管输往日本的林产品下降,但输往香港、中国大陆、台湾和韩国林产品的增长抵消了这一不利影响。仅输往中国大陆、韩国和荷兰的木浆就达400万吨,增长11个百分点。

  尽管在集装箱业务方面增长强劲,温哥华港2002年全年的货物吞吐总量仍然较上年下跌了14%,降至6280万吨。其中,散装干货4120万吨,下降22%。而温哥华港运输的最大宗货物---煤的总量较上年下降了15%,只有2300万吨。这主要是因为全球需求减少以及港口业的激烈竞争而导致的。此外,由于加拿大中部几个农业省份的持续干旱导致粮食减产,加上劳资纠纷,温哥华港的谷物运输量更是下跌了56%,降到520万吨。其中小麦的运输量下降55%,只有330万吨,油菜子降至160万吨,下跌54%。另一方面,钾肥的运量则增长了22%,达390万吨。硫磺增长了一个百分点,达520万吨。液态散货总量增长3%,达640万吨,其中石油增长13%,达410万吨。游轮业务方面,温哥华港已保持20年的持续增长。2002年,游轮乘客总数超过112万,增长6%,游轮航行次数342班,增长11%。

  温哥华港是加拿大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与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每年货物贸易总额超过290亿加元。